2008年10月9日 星期四

社工 社群 行動 營隊側記

社工工會籌備小組初試啼聲的首次營隊活動,在十月的第一個週末展開。兩天一夜的活動邀請類社工、台中精神科社工月會、安貧樂道助人部落、社工師法受害人聯盟、漂流社工、台灣社會工作實務發展協會、高雄縣社會工作人員協會等團體,分享各自組成的緣由、一路走來的經驗,與實務工作者們進行熱絡且深度的對話。

這些團體共有的特徵,在於初期皆是由三五人的小群眾,如同火種一般,在某個小角落默默的燃燒、放光發熱,持續並實踐理想。雖然不論是剛開始舉步,亦或是持續了三、五年,甚至是十年、二十年,皆會遇到火種熄滅,或外來大雨的沖擊。每個階段都會出現不同的課題要面對,這也是活生生的受邀團體當下所要因應的現實。

第一場座談會中,透過類社工、台中精神科月會與群眾對話,談論「取暖」的現況。社工也是人,也是生命個體,透過相互取暖而彼此溫潤;更重要的是,從「取暖」轉換到「培力」的過程中,透過小團體的技術轉移、個案討論分享、戲劇抒壓行動,藉由這些過程的滋養,從而認同團體,養成凝聚力。

第二場座談會中,沈潛許久的安貧樂道與社工師法受害人聯盟從反省心理師法社工師法修法的行動過程中,談到反思「專業」的過程。社會工作做為推動社會福利與改革的媒介,社會工作被當作是社會控制的工具,而好的工具需要好的檢測機制來認可,甚至是成果也需要評鑑。但,做為一個有靈魂、有呼吸的「社工」,更要時常提醒自己:社工不是工具,個案也不是物體,我們不是豬肉也不是稻米,不需要被客體認證。而專業的持續,首重於行動者的熱忱。每一個人做為主體的行動者,「相信自己」進而將想像化為行動,是對現代社工的另類期許。

第三場座談會,邀請地處南投埔里、鹿谷的台灣社會工作實務發展協會、漂流社工成員,以及高雄社會工作人員協會分享社工在歷史脈絡下與政治的互動。從小群眾集結開始,即便是在資源相對缺乏、地理環境相對不方面之地,仍有可能發展行動的可能。三個團體的風格迥異,各自生存的方式也不盡相同。延續上一場座談會提到的創新與另類行動,更重要的精神在於「好玩」與「有趣」。高雄縣社會工作人員協會以「運動」做「運動」的方式,打破了傳統上社工界多半以個案研討會、學術研討會的大型硬式場合做為技術、知識、情感交流的媒介,帶給我們另類社工交流形式的可能。

最後的XYZ行動的可能性,營隊成員們提出不同的方案,如開設社工民宿、"wet"酒店、,以及國慶連假的社工爬山活動。天馬行空的想像走出方案計畫書「具體可行」的限制,一切以有趣、好玩、具有吸引力為號召。不排除行動者在未來的過程中會因為「行動」而變得更為務實(不能只成為思考的巨人阿!),但至少,當我們已經在一個地方悶很久、發霉很久的時候,一切新奇的嘗試都有可能再度成為新生命的開始。

如果你需要有人和你一起行動,或討論如何行動的可能,或想獲得更多下禮拜國慶連假的「社工爬山運動」的資訊,請寄信到swer.union@gmail.com ,我們會盡快和你聯絡。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