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26日 星期三

[轉貼]社工也能罷工?香港社工工會罷工經驗分享

網站連結:http://www.coolloud.org.tw/node/18216


2008/03/24
苦勞報導

林冠宏 苦勞網實習記者

主題:

台灣社工工會籌備小組在上週五(321)早上於台北青輔會青年交流中心,與香港社工總工會舉辦座談會,分享他們的罷工經驗。因為香港社會福利署於2001年的「整筆撥款」(註一)的制度出現很多嚴重問題,使得香港社工總工會於去年發動警告式罷工。對比於台灣社工的勞動權益不受重視,社工工會也還處於發展階段,更不用說基層組織及罷工了。台灣社工工會希望藉此機會和參與者一起聆聽香港的社工運動經驗。

香港社工罷工背景

香港社工總工會會長張國柱,以清楚的簡報向現場的聽眾做一個精采的分享。張國柱指出,2007年香港工會罷工遠因在於2000年,超過九成的非政府的社福機構接受「整筆撥款制度」。使得整個社福界產生「服務單位人手編制破壞」、「員工薪酬制度崩潰」、「增加服務收費等問題」。

因此,非政府社福機構頓時在2000年之後,分為定影員工(20004月前入職之現職員工,有薪資保障)和合約工。形成新、舊員工相互猜忌。合約工拿不到原來應得的起薪點,形成同工不同酬的現象。而定影員工亦不願轉工,擔心被減薪。張國柱表示在2000年以前,社工轉任的起薪要加上之前的工作年資的。

對於香港的福利的資助制度,以2000年做為一個基準點,管理模式上面臨到,以人為本vs.管理主義;在服務信念上,則是價值與錢的衝突;在服務收費上,從服務使用者能力收費,到以服務成本收費。

罷工導火線

張國柱表示,香港罷工導火線(近因)在於2007年。由於香港經濟表現良好,政府宣佈公務員薪資調整4.62%。且將社工薪水起薪點回復到原點(公部門)。從17000調整到23000(註二)。而且在2000年之後,「整筆撥款」制度實施後,新的社工均以合約方式聘任,他們的薪水猶如「海鮮價」比公務員將進少了30%50%

2007624,由10多個社會福利機構員工組成的「捍衛社會福利大聯盟」號召下,超過3000位社工走上街頭,要求「同工同酬」。且檢討近年來失敗的「整筆撥款」制度。同年95日,五千位社工以集體請假半天的方式,向政府表達憤怒。張國柱說,雖然集體請假半天,但是社福機構仍維持最基本的服務提供,只有少數服務,如補習機構有受影響。

張國柱說,95之後,工會開始與政府有聯繫,他說如果政府有改變(政策),罷工就不好。因此在951128之間,登報聲明,希望每人捐十元。原本只是希望有一千人捐,結果居然有四千人。捐款登報的原因在於,給社會了解社工目前的處境,社會大眾知道原因之後,社會輿論對於罷工就比較不會有反彈。

同年11283000名社工罷工一天後,政府有了回應。香港社會福利署召開「整筆撥款督導委員會」會中,香港社會工作者總工會連同3名捍衛社會福利大聯盟的代表,得悉勞工及福利局將委任5名獨立人士成立「檢討整筆撥款獨立委員會」檢討此制度的利弊。

社福領域問題

與談人之一,東吳大學社工系教授王行,對於張國柱所提的「管理」心有戚戚焉。他說,這時十年裡,社福領域無法脫離新管理主義。王行表示,新管理主義原本是要對抗官僚主義,結果現在管理者卻強悍的要命。管理者的權力是最大的。對於目標、成本、效益、成效。每一步都在管理。除此之外,怕你做不好,還有壓力管理、情緒管理等。這些管理階層的人,在意的是產能以及將最小資源變成最大產值。他說歷史是不斷重複的。香港的經驗,台灣也會發生。台灣現在也有海鮮價。

與談人之二,高雄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理事長于宗永,綽號阿伯,則以自己的經驗說明台灣社工目前的處境。他說當自己從公部門回到民間擔任管理階層,以他的服務單位為例,不斷的被要求要不斷的擴張門市,他認為以他一個管理者應該回報的是服務人數,但是上頭的基金會要的確是門市據點的上昇

社工的勞動意識

社工工會籌備小組田奇峰,亦以自己的經驗說明台灣社工所面臨到的勞資爭議。他說社福機構突然就安排你去別的機構,那麼原本的案子怎麼辦?以及921地震的時候,南投投入很多社工,卻在縣長撤換社福局長之時,將這些社工全部提換掉,全部以樁腳代替。他並呼應張國柱所說,台灣不像香港有個確切的時間點,可以分出台灣的社工情況。他並且指出,社會工作的委託管理變的競爭,與民間結合。為了降低成本,並質疑服務品質有沒有變差。

台灣社工工會籌備小組黃盈豪,回應田奇峰,並點出幾個重要問題。他表示921地震,當社工被換掉的時候,服務對象(使用者)有沒有跳出來?這會讓社工產生自我肯定的問題。社工會不會有「有沒有我都沒差」的想法?他點出三個問題:第一,勞動意識。長期以來,社工就被教導成一個天使,要成為一個奉獻者。第二,問題意識。例如,委託官辦民營。第三,供需問題。他說,近年來社工系的同學成長一倍,但是新工作卻沒有增加。因此社工被迫必須追求專業才會讓自己有工作。

現場參與者大多為社工系的同學。已經從社工系畢業的梁立群表示,在學校的教育過程中,沒有培養勞工意識,沒有人曉得社工權利。世新社發所鄭威德回應上述,當勞工發現自己的被需求性降低,該怎麼辦?台大社工系黃昱得,也想請問缺乏勞動意識的特質是什麼?是否與社工的資深程度有關。

田奇峰說,沒有勞動意識在於教育。沒有勞動意識的情形視普遍的。尤其是「專業」會讓勞工意識變成不是個問題。王行緊接著回應到,現在的學術界用民族主義式的呼籲要團結,最好大家聲音是一樣的。如果專業程度上升,錢就會上升。表面上對外是防禦,但對內是高壓統治。整個大論述變成只要勞動條件上升,什麼問題都解決了,而這些論述對學生特別有說服力。

座談會尾聲,台灣社工工會籌備小組黃盈豪輕鬆的問大家,晚上有沒有空,可不可以幫這些香港朋友當導遊,他們想去看台灣的選舉造勢。他並希望藉由這次座談會能夠累積籌組工會的基礎。最後黃盈豪和張國柱,以交換禮物的方式結束這場具有意義的座談會。

註釋:

註一:「整筆撥款」(Lump Sum Grant LSG)的目的原意,是要令非政府機構能更靈活調配資源,滿足社會不斷轉變的需要及提高成本效應。政府估計一百八十六個津助機構中,有三分之二會因「一筆過撥款」即時拿到更多的津助撥款,另外的三分一機構,津助亦不會少於2000/2001年度的撥款。但是,政府按中位薪酬計的額外撥款不足以應付舊制員工的加薪(4.62%),社福機構唯有拉上補下,如減低新入職員工起薪點或加薪幅度、或減人手,控制薪酬開支。資料來源:明報、香港大學社會研究部門。

註二:社署整筆撥款是按有關職位的「中位薪酬」(起薪點與頂點的中間數)去發放員工薪金。但問題是2000年或以前入職的「定影員工」,當局已承諾其加薪不受影響,但這批舊員工薪酬多已超過中位薪酬。資料來源:明報(http://www.mingpaotor.com/htm/News/20071126/HK-gga2.htm


沒有留言: